项目详细说明
收藏本项目
项目已收藏
关注:次
浏览:次
项目名称
吉林市年产50000公里新型电缆用碳纤维复合芯材项目
发布日期
项目分类
政府招商引资项目
投资方式
不限,其他
项目类型
其他类型项目
所属行业
制造业,其他制造业
项目地点
吉林省,吉林市
项目有效期
两年
项目资金类型
项目总金额
6061.0 万美元
拟吸引投资总金额
6061.0 万美元
项目内容描述
吉林市年产50000公里新型电缆用碳纤维复合芯材项目 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碳纤维,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生命力的新型材料,是含碳量90%以上的高强度纤维材料。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是一种全新结构的节能型增容导线,与常规导线相比,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高温弧垂小、导电率高、线损低、载流量大、耐腐蚀性能好、不易覆冰等一系列优点,综合解决了架空输电领域存在的各项技术瓶颈,代表了未来架空导线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助于构造安全、环保、高效节约型输电网络,可广泛用于老线路和电站母线增容改造、新线路建设,并可用于大跨越、大落差、重冰区、高污染等特殊气候和地理场合的线路。应用在新建线路中,可提高线路的单位输送容量,确保电网的坚强性,长远经济性更好。应用在电网输电线路的改造和增容项目中,能够利用现有杆塔等设施,既成倍地大幅度提高传输容量,同时又可以节省通道资源,减少土地占用面积,节约投资,而且线路停电时间短、停电损失小。应用在大跨越线路中,可以大幅降低跨越塔的高度,从而有效减少杆塔和基础的材料用量,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应用在重覆冰区线路中,可以提高抗冰能力,提升线路的安全性。综合来看,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输电线路用导线”,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方面来说,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1.1.2 市场前景 (1)国际市场情况 新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是一种全新概念的输电线路用导线,它的研究成功,是架空输电导线的一场革命。在已经取得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中,日本的碳纤维芯铝绞线、美国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芯铝绞线较为典型。 日本是开发架空线路特种导线品种较多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研究用碳纤维芯代替钢芯,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合成导线,即碳纤维芯铝绞线(ACFR)。这种新型导线与常规钢芯导线相比,具有相同的外径和强度,原有的绝缘子和金具仍可使用,施工机具也可使用,它能在铁塔不变的情况下更换导线即可,大大降低了成本。这是一种重量轻、线膨胀系数小、具有良好弧度特性的划时代的新型导线。 美国CTC(Composite Technology Corporation)公司是研发碳纤维芯铝绞线较为成功的一家,2003年CTC公司又推出ACCC(Aluminum Con-ductor Composite Core)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它的芯线使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单根芯棒,外层与邻外层是铝线,为梯形截面,这种导线已经完成常规的型式试验,并与2004年8月在德克萨斯州的一条3KM线路中挂网,在2005年2月验收合格。据CTC公司报道,该公司在2005年出售了3500公里长的ACCC产品,2008年中期统计,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量每年超过60亿美元。预测2014年和2018年新型电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将分别达到1.2万吨和1.5万吨。 (2)国内市场情况 我国是个缺电的国家,输电线路已不堪承受传输容量快速扩容的需求,由于过负荷造成的停电、断电故障频频发生,电力传输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瓶颈”,针对电网中部分输电线路输送能力不足,部分老旧线路技术改造困难的情况下,我国为有效利用目前电网的输电线路,开始考虑应用新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ACCC),以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 ACCC碳纤维复合导线是目前全世界电力输变电系统理想的取代传统的钢芯铝铰导线、铝包钢导线、铝合金导线及进口殷刚导线的新产品,在国内的开发是继04年美国商业应用以后,第二个开发应用该技术的国家。通过ACCC碳纤维复合导线的应用,实现了电力传输的节能、环保与安全。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每年需求架空导线约100万公里,在规划的线路中主要包括:高压电网新建、超高压电网新建、特高压电网新建、现有老城网改造、现有电网扩容、农网改造、煤网改造等。预计满足现有电网需求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量将达到每年40-50万公里,以“十二五”末完成每年用量达到20万公里,可每年节约40-50万吨铝,节约土地数万亩,降低输电损耗、节约电力数亿度,可有效带动国产碳纤维行业的发展。 1.1.3 技术分析 (1)技术来源 本项目主要采用美国技术生产ACCC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也可采用山东大学、华北电科院,中钢吉炭已与山东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 (2)技术及工艺分析 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电缆的制造技术主要采用连续拉挤法。核心技术是芯棒的制造,关键材料是高温韧性环氧树脂。所用碳纤维的拉伸强度高和断裂伸长大,采用T700S为芯棒提供韧性和耐冲击性能;玻璃纤维采用耐碱的E型(E-GF),E-GF为绝缘体,为芯棒提供绝缘体。所用环氧树脂为高温型的韧性树脂,其固化温度高达260℃(500℉),具有特殊的耐热结构,同时需要增韧改性,使所制芯棒具有韧性。 拉挤成型工艺关键技术:碳纤维复合电缆芯的制备工艺采用拉挤成型。复合材料拉挤制品具有许多优点,如力学性能好、耐腐蚀、尺寸稳定、热导率低、绝缘性能好、耐老化等,是目前复合材料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连续成型工艺。拉挤成型重要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拉挤速度、牵引力和树脂固化反应等。拉挤成型的工作流程是在牵引机的拉力下,连续的碳纤维在树脂基体中浸渍,预成型后通过加热的模具,热量传递至液态的树脂/碳纤维复合体系,交联反应开始发生,树脂从复合材料的周边向中心固化。树脂固化后体积收缩,使得复合材料与模具分开,经过脱模、后固化、冷却等流程,最终由收线机进行收卷。 工艺流程见下图。 工艺流程描述:将碳纤维筒放在整理架上,单向(0。)集束,包覆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胶液,通过钢制模口,以控制直径,然后通过固化炉,固化成型。 (3)原料分析 碳纤维复合芯材导线主要生产原料: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缆芯要求更高的力学性能,因此只有T700及以上品级的碳纤维能够满足其要求。本项目所需的T700品级碳纤维将通过外购的方式满足供应,台塑公司的TC12K36系列、日本东邦公司的UT500系列、三菱公司HT系列的TRH50及TR50S和东丽公司T700系列等12K碳纤维均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中钢江城1500吨碳纤维生产线建成之后,生产的碳纤维将达到T700品级,可为该项目本地配套原材料。50000公里碳纤维复合芯材需碳纤维2600吨,需树脂1200吨。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该项目所在地吉林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2010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经开区是碳纤维产业基地核心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优惠政策、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先行先试政策及吉林市政府关于加快碳纤维产业推进措施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新建项目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分别由市、区财政作为扶持资金补贴给企业。 土地政策:土地价格150元/平方米;项目按期投产的,其土地出让金市、区两级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用于项目建设。 (2)产业基础条件 项目所在地经开区碳纤维工业园区已达到“七通一平”(六通即供电、供水、排水、供热、电信、道路,一平即厂区平整)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该园区内已引进了吉林碳谷碳纤维公司、中钢江城碳纤维公司、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公司、吉林腾化新材料公司、吉林市合润化工公司等一批碳纤维研发生产企业,目前拥有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5000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能力660吨、粘胶基碳纤维生产能力15吨、碳纤维自行车生产能力2万辆、碳纤维电热膜5万平方米、碳纤维溶剂生产能力3200吨,形成了上下游配套完整碳纤维产业链条。预计到2015年,打造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超过2.6万吨、碳纤维生产能力超过500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生产能力超过3000吨、产值超过100亿元、中国最大的碳纤维及制品生产基地——“中国碳谷”。 (3)原料资源优势 吉林市化学工业历史悠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工及生物化工等在内的完整生产体系,成为吉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石化)、中国石油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林化纤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已初步形成炼油乙烯、乙烯下游、丙烯下游、芳烃下游、乙烯副产利用、化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几大产业链。吉林市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基地,现已有商品量43万吨/年,可为碳纤维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此外,借助吉林市多种基础化学原料生产的丰富经验和雄厚实力,区域内可为碳纤维生产提供充足的(如有机硅助剂、二甲基亚砜等)基础化学原料,辅助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可见,在吉林经开进行碳纤维生产和研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4)技术人才优势 吉林省科研教育事业发达,吉林市及省内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试验和检测设备。中油吉林石化研究院、长春应化所、长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吉林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吉林化工学院等碳纤维及化工纺织专业研究设计机构已形成配套比较完整的科研、生产、试验和教学体系,能够为碳纤维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保障。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方案及规模 年产新型电缆用碳纤维复合芯材5万公里。 1.2.2 建设内容 购置土地30000平方米,建设生产厂房及辅助厂房12000平方米,购进先进的连续拉挤成型设备60套,。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详见表1) 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28000万元,未考虑建设期利息。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 占总投资的比例% 备注 1 建设投资 28000 70 2 建设期利息 暂未考虑 3 流动资金 12000 30 项目总投资(1+2+3) 40000 100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3.2 资金筹措 拟筹措资金40000万元人民币,主要考虑股权融资,以项目资本金方式注入。 1.4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预测 1.4.1 主要经济效益预测指标(详见表2) 表2: 主要经济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营业收入 万元/a 75000 正常年 2 利润总额 万元/a 12000 正常年 3 各种税金 万元/a 5500 正常年 4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23.3 所得税后 5 财务净现值(Ic=10%) 万元 115648 所得税后 6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a 5.6 包括建设期2年 7 投资利润率 % 22.5 正常年税后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推出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该技术在给用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节能及环境保护方面也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该项目可以解决周边部分百姓就业问题,社会效益明显。 项目建成后将为本地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推动作用。 1.5 项目合作方式 可以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工业园。 1.8 项目进展情况 规划、土地等前期工作和“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完成。 2. 项目承办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工业园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九站街516-1号 法人代表:郑国学(管委会主任) 2.2 概况: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底建区,2010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吉林经开区是中国黄河以北唯一的国家级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行政辖区10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人,现有各类企业160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6户。 按照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吉林经开区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化工及新材料、碳纤维、汽车零部件、轻工纺织和品牌食品等主导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充分发挥经开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关键节点作用、长吉一体化龙头区域辐射带头作用、东北重要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未来五年,凭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体制优势和环境优势,吉林经开区将向千亿级开发区迈进,成为吉林北部工业新区的核心区。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工业园1992年经科技部评审,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位于吉林市西北部,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基地拥有骨干企业6家,在建项目11项,计划总投资40多亿元,已完成投资13亿元。区内已建成吉林碳谷碳纤维公司、中钢江城碳纤维公司、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公司、吉林市合润公司等一批碳纤维研发生产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的碳纤维产业链。区内公司研制的碳纤维及系列产品,结构与性能均达到日本东丽公司T300碳纤维产品水平。到2015年,园区将成为国内最大、世界领先、安全环保的碳纤维生产应用基地,年实现产值50亿元。对于落户园区企业,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将实行“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 园区主导产业为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制品生产,产品性能居全国领先,广泛应用于军工、能源、交通、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截至2015年底,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亿元,销售收入2.8亿元,利润1亿元,实现税金1800万元。截至2015年8月份,园区内碳纤维企业4户,全部为规模以上企业,其中骨干龙头企业3户。 目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拟入区的碳纤维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达产后可年实现产值500亿元,利税100亿元。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千亿元工业产值,碳纤维产业是重要支撑。
项目标记
一般
获取联系方式
提交留言
内容
请输入内容
温馨提示:注册会员登录后才能提交留言,经审核后才能显示。
上传附件
选取附件
 
未选择附件
联系人
请输入联系人
电话
请输入电话
邮箱
提交
清空